
位於台11線上的小馬天主堂,是來自瑞士的傅義修士,在台灣興建的第三個教堂。才華洋溢的傅義修士,一共在東台灣設計四十幾個教堂。小馬教堂簡約的風格,安靜地座落在小馬部落裡;如同教堂後方的墓園,幾個十字架裡安葬一群曾在台東默默奉獻的修道人。他們來自遠方的國度,瑞士白冷外方傳教會。
以兩千年前基督誕生地白冷城(另譯伯利恆)為名的白冷外方傳教會,創建於1921年,在羅馬天主教會體系裡算是年輕的教會,教會是以瑞士籍的傳教士為主,總會設於瑞士施維茨州茵夢湖(Immensee)。
1925年開始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傳教。1949年因為國共內戰,國民政府遷臺,1953年這批神職人員遠渡重洋來到台灣,落腳在偏遠的台東繼續傳福音。在全盛時期,東海岸有近五十位白冷會士在此服務,歷經一甲子,這群瑞士籍的白冷會神父們已經逐漸凋零,但他們默默在台東偏鄉興學、蓋醫院、扶貧的足跡,已牢牢深植在當地人的心中。

有機會到小馬教堂,也可以繞到教堂後方的墓園,這裡長眠了5位來台奉獻一生,臨終也要化做小馬部落泥土的外籍白冷會神父。看看這些年少離家,跨越半個地球來到偏遠的後山台東,直到終老都還熱愛這塊美麗土地的海岸山脈瑞士人。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