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鹽的歷史
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,以海水煮鹵,煎成鹽,後世尊崇其為「鹽宗」。
read more最古老的瓦盤田
位於台南市北門區永華里的井仔腳瓦盤鹽田,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,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。
read more鹽工的消暑祕方
鹽工茶,顧名思義是給鹽工喝的茶,但鹽工茶裡,並沒有茶葉!是地瓜粉與黑糖,加水沖泡的飲品。
read more洗滌鹽工廠
人工鹽田收鹽後,必須經過經過洗鹽程序,才能成為民生食用的鹽。當年北門鹽田產製的鹽,都是運送到在鄰近台17線的洗滌鹽工廠加工處理,將洗滌製成的鹽貨,再由台17線運送至全臺。
read more老鹽人涂丁信
臺17線北門一帶的公路兩旁,隨處可見養殖漁塭,以及灰撲撲一片、寸草不生的田地。凃丁信阿伯信步走進田裡,隨手一指,「這是大蒸發池」,「這是小蒸發池」,「這是結晶池」;順著凃阿伯所指的地方定睛一看,才驚覺原來大面積荒蕪的土地,是廢曬的鹽田。
read more鹽分地帶文學
北門,舊名”北門嶼”,原為倒風內海的一座沙洲。曾因鹽生養無數子民,也孕育出台灣文學史上極具分量的 「鹽分地帶文學」。
read more